DNA复制是指原始DNA分子解链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两个子DNA链的生物学过程,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周期的S期。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,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,还需相关酶和蛋白因子的参与,如:DNA聚合酶、DNA引物酶、DNA连接酶、核酸外切酶、拓扑异构酶、引发体等。
DNA复制过程包括引发、延伸、终止三个阶段,DNA双链在复制起点的解旋酶作用下形成单链模板,从RNA引物的3’-OH末端开始,沿5’→3’方向连续不断地添加碱基,再通过共价连接成一条连续完整的新DNA链。
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、双向复制、半不连续复制等特点,1953年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后,1958年Meselson-Stahl实验通过氮同位素标记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。
DNA复制是生命体最基础的生物学过程,控制着遗传信息的精确和稳定传递,是生物遗传的基础,为生命的演化提供了根基。通过对DNA复制的机制的研究,可以深入了解DNA复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,从而为疾病的诊断、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。例如,DNA复制错误可能引发突变,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,如21-三体综合征、先天性的耳聋、色盲、血友病、白化病等。
| 内容 | 操作 |
|---|---|
| 视频 | |
| 教程课件 | |
| 单词卡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