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绍
卷一
卷六
卷七
卷八
卷九
脉经
脉有阴阳之法,何谓也?然:呼出心与肺,吸入肾与肝,呼吸之间,脾
受壳味也,其脉在中。浮者阳也,沉者阴也,故曰阴阳。
心肺俱浮,何以别之?然:浮而大散者心也;浮而短涩者肺也。肾肝俱
沉,何以别之?然:牢而长者肝也;按之软,举指来实者肾也。脾者中州,
故其脉在中。是阴阳之脉也。脉有阳盛阴虚,阴盛阳虚,何谓也?然:浮之
损小,沉之实大,故曰阴盛阳虚。沉之损小,浮之实大,故曰阳盛阴虚。是
阴阳虚实之意也。
经言:脉有一阴一阳,一阴二阳,一阴三阳,有一阳一阴,一阳二阴,
一阳三阴。如此言之,寸口有六脉俱动耶?然:经言如此者,非有六脉俱动
也,谓浮、沉、长、短、滑、涩也。浮者阳也,滑者阳也,长者阳也。沉者
阴也,涩者阴也,短者阴也。所以言一阴二阳者,谓脉来沉而滑也。一阴二
阳者,谓脉来沉滑而长也。一阴三阳者,谓脉来浮滑而长,时一沉也。所以
言一阳一阴者,谓脉来浮而涩也。一阳二阴者,谓脉来长而沉涩也。一阳三
阴者,谓脉来沉涩而短,时一浮也。各以其经所在,名病之逆顺也。
凡脉大为阳,浮为阳,数为阳,动为阳,长为阳,滑为阳;沉为阴,涩
为阳,弱为阴,弦为阴,短为阴,微为阴,是为三阴三阳也。阳病见阴脉者,
反也,主死。阴病见阳脉者,顺也,主生。关前为阳,关后为阴。阳数则吐
血,阴微则下利,阳弦则头痛,阴弦则腹痛,阳微则发汗,阴微则自下,阳
数口生疮,阴数加微,必恶寒而烦挠不得眠也。阴附阳则强,阳附阴则癫。
得阳属腑,得阴属脏。无阳则厥,无阴则呕。阳微则不能呼,阴微则不能吸,
呼吸不足,胸中短气,依此阴阳以察病也。
寸口脉浮大而疾者,名曰阳中之阳。病苦烦满,身热,头痛,腹中热。
寸口脉沉细者,名曰阳中之阴。病苦伤悲,不乐,恶闻人声,少气,时
汗出,阴气不通,臂不能举。
尺脉沉细音,名曰阴中之阴。病苦两胫酸疼,不能久立,阴气衰,小便
余沥,阴下湿痒。
尺脉滑而浮大者,名曰阴中之阳。病苦小腹痛满,不能溺,溺即阴中痛,
大便亦然。
尺脉牢而长,关上无有,此为阴干阳,其人苦两胫重,少腹引腰痛。寸
口脉壮大,尺中无有,此为阳干阴。其人若腰背痛,阴中伤,足胫寒。夫风
伤阳,寒伤阴。阳病顺阴,阴病逆阳。阳病易治,阴病难治。在肠胃之间,
以药和之;若在经脉之间,针炙病已。